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回复: 0

[原创] 宏大分歧:在冲突经济力量时代下驾驭加密货币

[复制链接]

51

主题

33

回帖

33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4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大道先行者

发表于 2025-8-23 16: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宏大分歧:在冲突经济力量时代下驾驭加密货币

I. 执行摘要:机构观点与核心建议

核心论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近期的“风险平衡”转向并非预示着无条件宽松政策的回归,而是标志着一个全新且更具挑战性的政策管理范式的开启。美联储目前正陷入两种强大且对立的结构性力量的博弈之中:一方面,持续紧张的国内劳动力市场助长了粘性通胀;另一方面,全球需求的结构性放缓构成了反通胀的压制力量。这种根本性的冲突是驱动所有后续市场行为的“第一推动力”。

机构观点:基准情景(55%概率)——“僵持”

我们预计,未来12-24个月将出现一个长期阶段,其特征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乏力(0.5%-1.5%),核心通胀顽固地稳定在目标(2.5%-3.5%)之上,以及劳动力市场降温但未崩溃(失业率逐步升向4.5%-5.0%)。在此环境下,美联储可能进行一到两次“预防性”降息,然后进入长期的政策暂停期,这将使期望全面宽松周期的鸽派和期望进一步紧缩的鹰派同时感到失望。

对数字资产的影响

“僵持”情景中和了自2022年以来主导加密市场方向的核心宏观驱动力(即美联储的激进政策)。这将导致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等主要资产的波动性被压缩,从而形成一个区间震荡的市场环境。在这种市场中,获取超额收益(alpha)的重心将从简单的方向性、高贝塔(beta)敞口转向更为复杂的策略。

核心战略建议

  • 维持对BTC的核心战略配置:将其作为对冲长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潜在滞胀尾部风险的工具。
  • 增持收益生成型策略:实施能够从业已形成的区间震荡市场和波动性中获利的策略,例如备兑看涨期权(covered calls)、结构化产品以及选择性的流动性供应。
  • 对冲尾部风险:利用衍生品构建保护性仓位,以应对概率较低但影响巨大的“滞胀”和“软着陆”情景。
  • 关注加密原生驱动因素:在宏观驱动力被中和的背景下,特定领域的叙事,如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基础设施的成熟,将成为资产选择的更关键因素。

II. 第一推动力:解构鲍威尔的“风险平衡”转向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标志着其政策立场从单方面遏制通胀转向了在通胀与就业双重目标之间进行更精细的平衡,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一转变并非基于对经济前景的乐观判断,而是对日益增大的下行风险的审慎认知。

从“无条件鹰派”到“谨慎的平衡者”

鲍威尔讲话的核心在于其明确承认美联储的双重使命目标正处于紧张关系中。他指出,“通胀风险偏向上行,而就业风险偏向下行——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局面”。这一表述与此前专注于无条件抗击通胀的鹰派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关键措辞的转变,如“风险的平衡似乎正在发生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风险平衡可能需要我们调整政策立场”,表明美联储的反应函数已经改变。政策的重心已从单一的通胀目标,扩展到对就业市场稳定性的同等关注。

转向背后的数据实证

美联储的政策转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一系列显示经济显著放缓的宏观数据所驱动。

  • 劳动力市场降温:鲍威尔明确指出,“劳动力市场已从先前过热的状态降温”。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弱于预期的非农就业新增数据,以及对前几个月数据的大幅向下修正,后者尤为关键,因为它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状况比先前报告的更为疲软。
  • 经济增长放缓:鲍威尔强调,“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已显著放缓至1.2%,约为2024年2.5%增速的一半”。增长放缓主要反映了消费支出的疲软,这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引擎。

“奇特的平衡”与市场的误读

鲍威尔将当前的劳动力市场描述为一种“源于劳动力供需双方都明显放缓的奇特平衡”。他对此平衡的持久性表示怀疑,并警告称就业的下行风险“可能以裁员骤增、失业率攀升的形式快速显现”。

市场的直接反应是将此解读为明确的降息信号,迅速定价了9月份降息的高概率,并预期一个完整的宽松周期即将开启。然而,这种解读可能过于简单化。对鲍威尔措辞的深入分析表明,其政策转向的本质是预防性的风险管理,而非先发制人的宽松承诺。他为降息打开了大门,前提是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成为现实。其“不断变化的风险平衡可能需要我们调整政策立场”的表述是附带条件的。这与一个基于对软着陆充满信心的、主动的宽松周期截然不同。这一区别至关重要,因为它构成了我们基准情景——“僵持”——的核心逻辑:即美联储将采取谨慎、依赖数据的态度,而非启动一个可预测的、持续的降息路径。

III. 通胀引擎:美国的结构性劳动力挑战

尽管存在周期性降温的迹象,美国通胀的粘性根源于其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紧张。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劳动力供应充裕的局面已经结束,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为工资增长和核心服务业通胀设定一个难以突破的底线。

人口结构的制约

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核心挑战源于人口结构。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长期预测显示,到2032年,劳动力年均增长率将结构性放缓至仅0.4%。这主要是由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年龄、较低的生育率以及放缓的移民增长共同驱动的。这种结构性变化意味着劳动力供应的长期短缺,从而为工资通胀提供了持续的支撑。

图片1

从数据中分离信号与噪音

近期的BLS报告确实显示出周期性降温的迹象,例如7月份非农就业仅增加73,000人,且5月和6月的新增就业人数合计被向下修正了258,000人。然而,其他指标揭示了潜在的结构性紧张。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的比率(JOLTS数据),尽管已从峰值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这表明劳动力需求相对于合格供应而言依然强劲。

工资-物价的持续性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紧张是服务业通胀持续存在的主要驱动力。7月份平均时薪同比增长3.9%,这一增速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并不一致。菲利普斯曲线并未失效,但其锚定的水平可能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后疫情时代的“非加速通胀失业率”(NAIRU)可能已结构性地高于2010年代的水平。BLS自身预测的长期可持续失业率为4.3%,远高于疫情前低于4%的水平。这意味着,美联储若想将失业率压低至疫情前的水平,可能会引发显著的通胀;反之,若要将通胀率压回2%,则可能需要将失业率推高至引发严重衰退的水平。这种结构性的两难困境,正是通胀将保持“粘性”的核心原因,也是美联储无法轻易宣布抗通胀胜利、陷入“充满挑战的局面”的根本所在。

IV. 反通胀之锚:全球需求放缓的世界

与美国国内持续的通胀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经济正面临一场结构性的需求放缓。世界主要经济引擎的熄火,为全球经济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反通胀锚,限制了美国经济和通胀的上行空间。

全球增长的结构性减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共同描绘了一幅全球增长长期放缓的图景,预计2020年代的经济增速将是数十年来最慢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处于收缩区间,反映了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疲软。

中国综合症:从通缩输出者到反通胀拖累者

过去二十年,中国通过廉价商品向全球输出通货紧缩。如今,中国正在输出一场需求冲击。其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根深蒂固:

  • 房地产危机:曾占GDP高达30%的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代表了国内需求和全球大宗商品消费的一个关键支柱的永久性削弱。
  • 债务积压:数十年依赖信贷驱动的投资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失衡和投资回报递减,限制了政府采取有效刺激措施的能力。
  • 全球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GDP增速每放缓1个百分点,将导致欧元区GDP减少约0.1个百分点,通胀降低约0.4个百分点,这清晰地展示了其对全球经济的直接传导渠道。

欧洲的“低增长陷阱”

欧洲同样面临着自身的结构性障碍,虽与中国不同,但结果相似——需求持续疲软。这些障碍包括与美国之间持续存在的生产率差距(尤其是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萎缩,以及能源基础设施碎片化对竞争力的损害。

这种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引擎的结构性、非同步放缓,是与2020年以前由中国引领的全球同步增长时代的一个根本性断裂。这种全球性的反通胀压力,成为制衡美国国内通胀压力的强大力量。它限制了美国出口的增长潜力,压低了大宗商品价格,并通过贸易渠道输入反通胀效应。这一全球宏观现实是迫使美联储不得不考虑经济增长下行风险的“第一性原理”,使其无法在即使国内通胀保持粘性的情况下,无限期地维持“更高更久”的利率政策。这正是定义当前宏观格局的“宏大分歧”。

V. 传导机制:从美联储到数字资产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通过多重渠道传导至加密资产市场。理解这些渠道的复杂性,对于在不同宏观情景下制定有效策略至关重要。其影响远不止“利率下降,价格上涨”的简单逻辑。

渠道一:全球流动性与风险偏好(宏观渠道)

这是最直接、最广为人知的传导路径。货币政策的宽松(或宽松预期)会降低未来现金流的贴现率,增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并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作为高贝塔、长久期的资产类别,加密货币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受益者。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的鸽派倾向言论,立即使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风险资产价格飙升,便是这一机制的明证。在“软着陆”或“滞胀”等高确定性的宏观情景中,这一渠道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渠道二:DeFi的脱钩(微观渠道)

然而,将美联储的政策利率直接等同于链上收益率的观点过于简单化。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脱钩”现象,其传导机制更为复杂。

  • 套利及其摩擦:尽管传统金融(TradFi)收益率与DeFi借贷利率之间存在套利渠道,但这一渠道并非完美无瑕。高昂的交易成本(如以太坊的Gas费)和缓慢的供给响应等摩擦因素,可能导致两者之间出现持续的利率差异。
  • 加密原生驱动因素:DeFi的借贷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加密市场特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交易者对BTC、ETH等波动性资产进行投机所需的杠杆需求。这种需求更多地是市场情绪和波动性的函数,而不仅仅是资金成本的函数。

在宏观力量(如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或降息)主导市场时,“软着陆”情景下的强劲流动性注入将压倒一切微观因素,引发广泛、同涨同跌的牛市;而在“滞胀”情景下,避险情绪将同样主导市场,导致普遍的抛售。然而,在我们的基准情景——“僵持”——中,核心的宏观驱动力(美联储)被中和了。这意味着,不同加密资产之间的相对表现将更多地由微观的、加密原生的基本面因素决定:例如协议收入、用户采纳率、代币经济学以及特定赛道的叙事(如RWA、DePIN、AI等)。这预示着,最优投资策略将从被动的贝塔敞口转向主动的、基于基本面研究的资产选择。

VI. 多情景分析与战略手册(2025-2027)

本节是报告的核心,旨在将复杂的宏观分析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基于概率的决策框架。该框架旨在帮助投资者根据实时出现的关键信号,识别当前所处的宏观情景,并相应地调整其投资组合策略,从而将本报告从静态分析转变为动态的战略手册。情景定义基于成熟的宏观经济框架进行量化。

宏观经济情景与加密货币策略矩阵

特征 情景一:滞胀 (Stagflation) 情景二:温和反通胀 (软着陆) 情景三:僵持 (Stalemate) (机构观点)
概率 25% 20% 55%
描述 实际GDP增长 <1%,核心CPI >4%,失业率升向 >5.5%。成本推动型冲击(如关税、能源价格)加剧了国内粘性通胀,而全球疲软则抑制了增长。美联储面临经典的政策两难。 实际GDP增长 1.5-2.5%,核心CPI顺利朝2%回落,失业率稳定在 4.0-4.5%。美联储成功实现反通胀,且未引发严重经济衰退,从而开启一个充满信心的宽松周期。 实际GDP增长 0.5-1.5%,核心CPI在 2.5-3.5% 区间内保持粘性,失业率缓慢升至 4.5-5.0%。两种对立的结构性力量达到一种紧张的平衡。美联储进行1-2次“预防性”降息后暂停,并保持对数据的依赖。
关键监测信号 CPI/PCE数据持续出现超预期的上行;初请失业金人数急剧且持续上升;ISM制造业PMI进一步深入收缩区间;大宗商品价格在增长疲软的背景下飙升。 核心通胀连续数月环比增长率低于或等于0.2%;企业盈利报告保持韧性;劳动力市场稳定,失业率低于4.5%;美联储言论转向确认反通胀趋势。 经济数据好坏参半(如服务业PMI强劲,制造业PMI疲软);通胀数据在目标之上企稳;美联储官员强调耐心和未来行动的条件性;收益率曲线保持平坦或轻度倒挂。
加密市场影响 严重的避险环境。与暴跌的股市高度相关。BTC的“数字黄金”叙事受到考验;其相对表现可能优于股票,但绝对价格大概率下跌。高杠杆的山寨币和DeFi协议面临生存风险。 强劲、普涨的牛市。宽松的金融环境和高涨的风险偏好,助推了一场由流动性驱动的强力反弹。高贝塔资产,包括其他公链(alt L1s)、二层网络(L2s)和叙事驱动的板块(游戏、AI),表现将大幅超越BTC和ETH。 BTC和ETH价格呈现区间震荡、反复拉锯的走势,宏观驱动力被中和。波动性压缩。市场焦点从方向性投机转向收益生成和相对价值交易。加密原生叙事驱动板块轮动。
核心投资策略 资本保全至上。将加密货币敞口降至最低的核心BTC持仓。清仓所有山寨币。增加现金(稳定币)储备。 采取最大风险敞口。在BTC和ETH上建立杠杆化多头头寸。配置一个由前景光明的生态系统中的高贝塔山寨币构成的多元化投资组合。积极参与新代币发行和空投活动。 采取市场中性和以收益为中心的策略。维持核心BTC/ETH持仓。通过在中心化交易所(如CME)进行备兑看涨期权策略来产生收益。探索结构化产品,如区间收益票据(Range Bound notes)。在领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为蓝筹稳定币/ETH或稳定币/BTC交易对提供流动性。
板块焦点 无。专注于核心BTC持仓的安全和自托管。 具有真实收益的DeFi 2.0协议、L2扩容解决方案(提供套利和杠杆机会)、加密游戏/元宇宙(高贝塔叙事投资)、以及随着机构采纳加速的真实世界资产(RWA)。 真实世界资产(RWA),以获取稳定的现实世界收益流。附带收益的结构化产品。无论市场方向如何都能赚取费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例如,特定的预言机网络、跨链互操作性协议)。
对冲策略 在CME或主要衍生品交易所,通过长期看跌期权积极对冲剩余的BTC敞口。考虑通过永续合约做空一篮子高贝塔山寨币。 最低限度的对冲。用利润展期买入看涨期权,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捕捉更多上行空间。 对核心BTC/ETH持仓实施领式期权(Collar)策略(卖出虚值看涨期权,用所得权利金买入虚值看跌期权),以在限制上行空间和产生权利金收入的同时,防范价格跌破区间的风险。

VII. 尾部风险与结论

已识别的尾部风险

除了核心情景分析外,投资者还需警惕未被纳入核心情景的低概率、高影响的“黑天鹅”事件。这些风险包括:重大的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和能源价格飙升;传统金融体系爆发系统性危机,并通过各种传导渠道溢出至加密市场;或某个核心的加密协议中发现关键技术漏洞,动摇市场信心。

结论

“宏大分歧”的论点——即美国国内的结构性通胀力量与全球的结构性反通胀力量之间的对抗——是理解当前宏观经济格局和美联储政策路径的基石。我们认为,这一对抗最可能导致“僵持”局面,而非市场普遍预期的快速软着陆或深度衰退。对于加密资产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转变:由宏观政策主导的、简单的方向性交易时代可能正在让位于一个更为复杂的环境。在这个新范式中,波动性被抑制,而基于复杂策略驱动的、旨在获取超额收益(alpha)的方法将成为制胜关键。本报告提供的战略手册,正是为驾驭这一新制度而设计的决策框架。

9%,这一增速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并不一致。菲利普斯曲线并未失效,但其锚定的水平可能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后疫情时代的“非加速通胀失业率”(NAIRU)可能已结构性地高于2010年代的水平。BLS自身预测的长期可持续失业率为4.3%,远高于疫情前低于4%的水平。这意味着,美联储若想将失业率压低至疫情前的水平,可能会引发显著的通胀;反之,若要将通胀率压回2%,则可能需要将失业率推高至引发严重衰退的水平。这种结构性的两难困境,正是通胀将保持“粘性”的核心原因,也是美联储无法轻易宣布抗通胀胜利、陷入“充满挑战的局面”的根本所在。

IV. 反通胀之锚:全球需求放缓的世界

与美国国内持续的通胀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经济正面临一场结构性的需求放缓。世界主要经济引擎的熄火,为全球经济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反通胀锚,限制了美国经济和通胀的上行空间。

全球增长的结构性减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共同描绘了一幅全球增长长期放缓的图景,预计2020年代的经济增速将是数十年来最慢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处于收缩区间,反映了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疲软。

中国综合症:从通缩输出者到反通胀拖累者

过去二十年,中国通过廉价商品向全球输出通货紧缩。如今,中国正在输出一场需求冲击。其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根深蒂固:

  • 房地产危机:曾占GDP高达30%的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代表了国内需求和全球大宗商品消费的一个关键支柱的永久性削弱。
  • 债务积压:数十年依赖信贷驱动的投资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失衡和投资回报递减,限制了政府采取有效刺激措施的能力。
  • 全球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GDP增速每放缓1个百分点,将导致欧元区GDP减少约0.1个百分点,通胀降低约0.4个百分点,这清晰地展示了其对全球经济的直接传导渠道。

欧洲的“低增长陷阱”

欧洲同样面临着自身的结构性障碍,虽与中国不同,但结果相似——需求持续疲软。这些障碍包括与美国之间持续存在的生产率差距(尤其是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萎缩,以及能源基础设施碎片化对竞争力的损害。

这种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引擎的结构性、非同步放缓,是与2020年以前由中国引领的全球同步增长时代的一个根本性断裂。这种全球性的反通胀压力,成为制衡美国国内通胀压力的强大力量。它限制了美国出口的增长潜力,压低了大宗商品价格,并通过贸易渠道输入反通胀效应。这一全球宏观现实是迫使美联储不得不考虑经济增长下行风险的“第一性原理”,使其无法在即使国内通胀保持粘性的情况下,无限期地维持“更高更久”的利率政策。这正是定义当前宏观格局的“宏大分歧”。

V. 传导机制:从美联储到数字资产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通过多重渠道传导至加密资产市场。理解这些渠道的复杂性,对于在不同宏观情景下制定有效策略至关重要。其影响远不止“利率下降,价格上涨”的简单逻辑。

图片2

渠道一:全球流动性与风险偏好(宏观渠道)

这是最直接、最广为人知的传导路径。货币政策的宽松(或宽松预期)会降低未来现金流的贴现率,增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并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作为高贝塔、长久期的资产类别,加密货币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受益者。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的鸽派倾向言论,立即使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风险资产价格飙升,便是这一机制的明证。在“软着陆”或“滞胀”等高确定性的宏观情景中,这一渠道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渠道二:DeFi的脱钩(微观渠道)

然而,将美联储的政策利率直接等同于链上收益率的观点过于简单化。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脱钩”现象,其传导机制更为复杂。

  • 套利及其摩擦:尽管传统金融(TradFi)收益率与DeFi借贷利率之间存在套利渠道,但这一渠道并非完美无瑕。高昂的交易成本(如以太坊的Gas费)和缓慢的供给响应等摩擦因素,可能导致两者之间出现持续的利率差异。
  • 加密原生驱动因素:DeFi的借贷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加密市场特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交易者对BTC、ETH等波动性资产进行投机所需的杠杆需求。这种需求更多地是市场情绪和波动性的函数,而不仅仅是资金成本的函数。

在宏观力量(如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或降息)主导市场时,“软着陆”情景下的强劲流动性注入将压倒一切微观因素,引发广泛、同涨同跌的牛市;而在“滞胀”情景下,避险情绪将同样主导市场,导致普遍的抛售。然而,在我们的基准情景——“僵持”——中,核心的宏观驱动力(美联储)被中和了。这意味着,不同加密资产之间的相对表现将更多地由微观的、加密原生的基本面因素决定:例如协议收入、用户采纳率、代币经济学以及特定赛道的叙事(如RWA、DePIN、AI等)。这预示着,最优投资策略将从被动的贝塔敞口转向主动的、基于基本面研究的资产选择。

VI. 多情景分析与战略手册(2025-2027)

本节是报告的核心,旨在将复杂的宏观分析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基于概率的决策框架。该框架旨在帮助投资者根据实时出现的关键信号,识别当前所处的宏观情景,并相应地调整其投资组合策略,从而将本报告从静态分析转变为动态的战略手册。情景定义基于成熟的宏观经济框架进行量化。

宏观经济情景与加密货币策略矩阵

特征 情景一:滞胀 (Stagflation) 情景二:温和反通胀 (软着陆) 情景三:僵持 (Stalemate) (机构观点)
概率 25% 20% 55%
描述 实际GDP增长低于1%,核心CPI高于4%,失业率升向5.5%以上。成本推动型冲击(如关税、能源价格)加剧了国内粘性通胀,而全球疲软则抑制了增长。美联储面临经典的政策两难。 实际GDP增长1.5-2.5%,核心CPI顺利朝2%回落,失业率稳定在4.0-4.5%。美联储成功实现反通胀,且未引发严重经济衰退,从而开启一个充满信心的宽松周期。 实际GDP增长0.5-1.5%,核心CPI在2.5-3.5%区间内保持粘性,失业率缓慢升至4.5-5.0%。两种对立的结构性力量达到一种紧张的平衡。美联储进行1-2次“预防性”降息后暂停,并保持对数据的依赖。
关键监测信号 CPI/PCE数据持续出现超预期的上行;初请失业金人数急剧且持续上升;ISM制造业PMI进一步深入收缩区间;大宗商品价格在增长疲软的背景下飙升。 核心通胀连续数月环比增长率低于或等于0.2%;企业盈利报告保持韧性;劳动力市场稳定,失业率低于4.5%;美联储言论转向确认反通胀趋势。 经济数据好坏参半(如服务业PMI强劲,制造业PMI疲软);通胀数据在目标之上企稳;美联储官员强调耐心和未来行动的条件性;收益率曲线保持平坦或轻度倒挂。
加密市场影响 严重的避险环境。与暴跌的股市高度相关。BTC的“数字黄金”叙事受到考验;其相对表现可能优于股票,但绝对价格大概率下跌。高杠杆的山寨币和DeFi协议面临生存风险。 强劲、普涨的牛市。宽松的金融环境和高涨的风险偏好,助推了一场由流动性驱动的强力反弹。高贝塔资产,包括其他公链(alt L1s)、二层网络(L2s)和叙事驱动的板块(游戏、AI),表现将大幅超越BTC和ETH。 BTC和ETH价格呈现区间震荡、反复拉锯的走势,宏观驱动力被中和。波动性压缩。市场焦点从方向性投机转向收益生成和相对价值交易。加密原生叙事驱动板块轮动。
核心投资策略 资本保全至上。将加密货币敞口降至最低的核心BTC持仓。清仓所有山寨币。增加现金(稳定币)储备。 采取最大风险敞口。在BTC和ETH上建立杠杆化多头头寸。配置一个由前景光明的生态系统中的高贝塔山寨币构成的多元化投资组合。积极参与新代币发行和空投活动。 采取市场中性和以收益为中心的策略。维持核心BTC/ETH持仓。通过在中心化交易所(如CME)进行备兑看涨期权策略来产生收益。探索结构化产品,如区间收益票据(Range Bound notes)。在领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为蓝筹稳定币/ETH或稳定币/BTC交易对提供流动性。
板块焦点 无。专注于核心BTC持仓的安全和自托管。 具有真实收益的DeFi 2.0协议、L2扩容解决方案(提供套利和杠杆机会)、加密游戏/元宇宙(高贝塔叙事投资)、以及随着机构采纳加速的真实世界资产(RWA)。 真实世界资产(RWA),以获取稳定的现实世界收益流。附带收益的结构化产品。无论市场方向如何都能赚取费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例如,特定的预言机网络、跨链互操作性协议)。
对冲策略 在CME或主要衍生品交易所,通过长期看跌期权积极对冲剩余的BTC敞口。考虑通过永续合约做空一篮子高贝塔山寨币。 最低限度的对冲。用利润展期买入看涨期权,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捕捉更多上行空间。 对核心BTC/ETH持仓实施领式期权(Collar)策略(卖出虚值看涨期权,用所得权利金买入虚值看跌期权),以在限制上行空间和产生权利金收入的同时,防范价格跌破区间的风险。

VII. 尾部风险与结论

已识别的尾部风险

除了核心情景分析外,投资者还需警惕未被纳入核心情景的低概率、高影响的“黑天鹅”事件。这些风险包括:

  • 重大的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和能源价格飙升;
  • 传统金融体系爆发系统性危机,并通过各种传导渠道溢出至加密市场;
  • 或某个核心的加密协议中发现关键技术漏洞,动摇市场信心。

图片3

结论

“宏大分歧”的论点——即美国国内的结构性通胀力量与全球的结构性反通胀力量之间的对抗——是理解当前宏观经济格局和美联储政策路径的基石。我们认为,这一对抗最可能导致“僵持”局面,而非市场普遍预期的快速软着陆或深度衰退。对于加密资产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转变:由宏观政策主导的、简单的方向性交易时代可能正在让位于一个更为复杂的环境。在这个新范式中,波动性被抑制,而基于复杂策略驱动的、旨在获取超额收益(alpha)的方法将成为制胜关键。本报告提供的战略手册,正是为驾驭这一新制度而设计的决策框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