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原创] 加密风投三巨头:Polychain Capital、a16z Crypto 与 Paradigm 的战略分野与生态博弈

[复制链接]

51

主题

33

回帖

33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4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大道先行者

发表于 2025-8-29 11: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加密风投三巨头:Polychain Capital、a16z Crypto 与 Paradigm 的战略分野与生态博弈

摘要

本报告旨在深度剖析加密风险投资领域的三家顶尖机构:Polychain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 Crypto (a16z Crypto) 与 Paradigm。报告认为,尽管这三家公司均处于行业金字塔的顶端,但它们代表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创造与行业影响力模型。Polychain Capital 扮演着“协议纯粹主义者”的角色,其超额收益 (Alpha) 源于对加密经济激励机制的深刻、第一性原理的理解。a16z Crypto 则作为“生态系统架构师”,通过构建宏大叙事和全栈式服务平台,积极塑造 Web3 的未来版图。Paradigm 则以“研究驱动的建设者”身份,将深度的技术工程与开源贡献直接融入其投资流程,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壁垒。

本报告将通过对三家机构在不同市场周期中的策略演化、投资组合构建哲学以及投后赋能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其战略差异。最终,通过对 Polychain Capital 投资稳定币基础设施协议 M0 的案例进行解构,本报告将具象化地论证 Polychain 如何通过其独特的、以协议为核心的投资哲学,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精准捕捉定义未来的基础金融原语,而非仅仅追逐应用层的短暂热点。

第一章:加密风投格局演变与三巨头崛起

加密风险投资领域的发展与加密货币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紧密相连。在这一新兴且动荡的领域中,Polychain Capital、a16z Crypto 和 Paradigm 凭借其独特的起源、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共同定义了行业的最高标准。

1.1 发展历程与资本规模

每家公司的创立背景不仅是其历史的起点,更深刻地塑造了其核心基因与战略方向。

Polychain Capital 由 Coinbase 的第一位员工 Olaf Carlson-Wee 于 2016 年创立。这一出身赋予了 Polychain 无可比拟的加密原生性,使其诞生于行业的早期震中。该基金早期资产管理规模 (AUM) 增长迅速,在 2018 年初一度宣称达到 10 亿美元,随后在加密寒冬中经历了大幅回撤。然而,凭借其坚韧的生命力,到 2024 年,其 AUM 已恢复并增长至 50 亿美元,彰显了其长期的资本管理与增值能力。

a16z Crypto 虽然其母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早在 2013 年就投资了 Coinbase,但其由 Chris Dixon 领导的独立加密部门则于 2018 年正式成立第一支专项基金。自那时起,a16z Crypto 采取了积极的资本扩张策略,通过四期基金累计募集了超过 76 亿美元的资金。其中,规模最大的第四期基金在 2022 年 5 月的市场高点完成了 45 亿美元的募集,这充分体现了其意图通过雄厚的资本实力主导行业格局的战略意图。

Paradigm 的成立极具标志性。2018 年,在加密市场的严冬时期,Coinbase 联合创始人 Fred Ehrsam 与前红杉资本合伙人 Matt Huang 共同创立了 Paradigm。这一逆周期的创立时机,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基于技术信仰而非市场情绪的、高信念的长期主义信号。公司以一支 4 亿美元的开放式基金起步,随后在 2021 年 11 月募集了创纪录的 25 亿美元基金,并于 2024 年 6 月再次募集了 8.5 亿美元的新基金。目前,其 AUM 已超过 100 亿美元。

这三家公司的创立基因预示了它们未来的战略路径。Olaf Carlson-Wee 在 Coinbase 的数年间坚持以比特币领取薪水,这种经历内化为一种对协议代币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奠定了 Polychain 以代币为核心的投资基石。a16z Crypto 采用传统风险投资中连续募集更大规模基金的模式,旨在将其在 Web2 时代建立的平台化打法复制到 Web3 领域。而 Paradigm 的创始人在行业低谷期毅然离开已有的权力中心 (Coinbase 和红杉资本),这一高风险决策的背后,是对底层技术而非短期市场波动的坚定信仰,这直接决定了其技术优先、研究驱动的未来道路。

1.2 穿越周期:牛熊市中的战略调整

从 2018 年到 2022 年的两个熊市周期,见证了顶级加密风投从被动求生到主动布局的战略成熟过程。

在 2018 年的熊市中,Polychain 的 AUM 从 10 亿美元高点跌至 5.915 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其持有的代币资产价值缩水,而非投资者撤资。这反映了其早期作为长线持有型基金,在市场系统性风险面前的脆弱性。然而,到了 2022 年的熊市,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Olaf Carlson-Wee 明确表示,公司成功规避了 Terra/Luna 和 FTX 等重大行业崩盘事件,这得益于其长期坚持的风险管理哲学,即通过第一性原理分析,识别并拒绝了那些存在“明显且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的投资标的。这标志着 Polychain 的策略已从被动承受市场波动,演进为主动识别并规避协议层面的根本性风险。

a16z Crypto 则将“价格-创新周期”理论作为其核心战略框架。该理论认为,市场价格的上涨能吸引人才和资本进入,从而催生创新;而在随后的熊市中,投机者离场,真正的建设者则利用相对安静的环境进行开发,为下一轮牛市奠定基础。因此,a16z 的策略是在牛市高点募集巨额资金 (如 2022 年 5 月的 45 亿美元基金),以便在熊市中进行大规模的逆周期资本部署。这种策略虽然使其旗舰基金在 2022 年上半年承受了约 40% 的账面亏损,但却为其在低谷期获取优质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Paradigm 的反周期信念则根植于其创立之初。在其 2022 年 7 月致有限合伙人 (LP) 的信中,公司明确指出,随着“游客型投资者”的离去和项目估值的合理化,未来 12-24 个月将是“建设和投资加密领域的绝佳时期”。这表明 Paradigm 将熊市视为一个过滤器,用以筛选出真正有长期承诺的创始人,并利用市场的“安静环境”专注于解决深刻的技术问题,而非被市场噪音所干扰。

这一演变过程揭示了整个行业的成熟。2018 年,加密风投的核心任务是“生存”。而到了 2022 年,顶级机构已经拥有了清晰的、主动利用熊市的战略剧本。Polychain 的剧本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风险甄别;a16z 的剧本是金融层面的资本运作;而 Paradigm 的剧本则是技术与文化层面的深度建设。这种从被动反应到主动战略的转变,是加密风投行业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投资哲学的深度剖析

三家机构的投资哲学不仅是其对外宣传的口号,更是其组织架构、人才招聘和资本配置的行动蓝图。

2.1 Polychain Capital:协议至上的“激励旋涡”论

Olaf Carlson-Wee 的核心投资哲学认为,加密技术创造了一个“激励旋涡” (incentive vortex),其力量终将重塑乃至取代传统的金融体系。Polychain 的官方定位是“通过主动管理的区块链资产组合为投资者提供卓越回报的投资公司”,其核心关注点在于那些稀缺性由数学属性和博弈论均衡保证的资产。这是一种纯粹的、协议优先的投资方法。

Crypto-40-Polychain-Capital

在投资标准上,Polychain 扮演着“基本面投资者”的角色,倾向于在项目仍处于白皮书或技术规范阶段时进行早期投资,并长期持有。他们寻找的是在博弈论、共识机制或激励结构上具有“能够催生新行为”的创新性协议。这意味着其评估重心在于协议的加密经济学设计的精妙程度,而非其短期的商业前景或用户增长。这种哲学甚至延伸至一种更宏大的世界观,即视加密技术为一种“全球分布式的、民主化的金融基底”,能够为解决人类深层次问题提供资金和研究的可能。

2.2 a16z Crypto:构建下一代互联网的“读写拥”宏大叙事

在 Chris Dixon 的领导下,a16z Crypto 的核心论述是,互联网正在进入一个名为 Web3 或“读写拥” (Read Write Own) 的第三时代。这一时代将结合 Web1 的去中心化精神与 Web2 的先进功能,最终实现一个“由建设者和用户拥有,并通过代币进行协调”的互联网。这不仅是一个投资理论,更是一个旨在重塑互联网权力结构的宏大叙事。

a16z

基于此,a16z 的投资范围覆盖了从基础设施到消费级应用的所有阶段和赛道。其著名的“看似玩具”理论 (The next big thing will start out looking like a toy) 指导他们愿意投资于那些初期看似小众甚至琐碎的应用 (如 NFT、链游),因为他们相信这些“玩具”中可能蕴含着引领下一轮大规模行为范式转变的种子。更重要的是,a16z 的投资哲学与其运营模式密不可分。他们不仅仅是资本提供者,更是一个全方位的平台,通过其内部的研究、工程、法律、政策及市场推广团队,为被投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从而主动塑造其投资组合乃至整个 Web3 生态的成功。

2.3 Paradigm:“研究驱动”与“建设者即投资者”

Paradigm 将自身定义为一家“研究驱动的加密投资公司”,其组织形态更接近于“一个研究实验室与工程团队的结合体,并包裹着西海岸华尔街的成熟外衣”。其核心信念是,在一个技术壁垒极高的领域,要成为最优秀的投资者,就必须同时成为最顶尖的建设者。

p

Paradigm 的投资策略是“对基础性项目进行早期、集中的下注”。筛选项目的一个关键标准是,创始团队的愿景必须与 Paradigm “推动加密技术前沿”的使命相符。他们既投资于“只有一个初步想法”的初创团队,也参与高确定性的后期项目,展现出策略的灵活性,但所有决策都根植于深厚的技术信念。其投资哲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开源社区的直接贡献。Paradigm 内部的研究团队开发出如 Foundry (智能合约开发工具套件) 和 Reth (高性能以太坊执行客户端) 等基础性工具,并将其开源给整个行业使用。这不仅是增值服务,更是其投资哲学的核心体现——通过亲手构建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来确保其投资的长期价值。

这些迥异的哲学直接决定了三家公司的组织形态和行动模式。Polychain 的“协议优先”哲学使其能够维持一个精简、研究密集型的团队。a16z 的“叙事构建”哲学则要求其建立一个庞大的、部门齐全的平台化组织,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 Web3 愿景。而 Paradigm 的“建设者”哲学则驱使其招募世界顶级的协议工程师和研究员,这些人才的价值不仅在于投资决策,更在于他们对开源社区的直接代码贡献。

第三章:投资组合构建与生态协同

三家机构的投资组合是其投资哲学的直接映射,而其投后管理模式则揭示了它们构建长期护城河的不同路径。

3.1 赛道布局与持仓对比

通过分析公开的投资组合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家机构在战略重点上的差异。

Polychain 的投资组合展现了对 L1/L2 公链和互操作性协议的强烈偏好,呈现出鲜明的多链布局特征。其核心持仓包括 Polkadot、Cosmos、Avalanche、Tezos、Celo 等基础公链,以及 EigenLayer 这样的关键基础设施。这表明其投资重心始终聚焦于加密技术栈的底层。

a16z 的投资组合则呈现出一种“全天候”、全栈式的布局。他们在 L1/L2 (如 Solana、Avalanche、Near、Optimism)、DeFi (如 Uniswap、Lido、dYdX)、基础设施 (如 EigenLayer、LayerZero) 等各个层面均有重注,尤其在面向消费者的 Web3、NFT 及游戏领域 (如 OpenSea、Yuga Labs、Dapper Labs) 占据了主导地位。

Paradigm 的投资组合则体现了高度集中和理论驱动的特点,其持仓主要集中在那些定义了当前 DeFi 格局的支柱性协议上。例如,Uniswap、Optimism、Lido、Maker、dYdX、Flashbots 和 Blur 等项目都是其核心资产。同时,他们也对 Monad 等下一代高性能公链和 Starkware 等关键基础设施进行了深度布局。

下表直观地展示了三家机构在不同赛道的布局差异:

表 1:三巨头投资组合赛道布局对比

投资赛道 Polychain Capital a16z Crypto Paradigm
L1/L2 公链 Polkadot, Cosmos, Avalanche, Tezos, Celo, Mina, Nervos Solana, Avalanche, Near, Optimism, Arbitrum, Sui, Aptos Optimism, Starkware, Monad, Blast
DeFi 协议 Maker, Compound, yearn.finance, dYdX, 0x Uniswap, Lido, dYdX, Maker, Compound Uniswap, Lido, Maker, Compound, dYdX, Synthetix, Osmosis
核心基础设施 EigenLayer, Filecoin, Axelar, Altlayer EigenLayer, LayerZero, Alchemy, Chainalysis, Dfinity Flashbots, Fireblocks, Privy, Conduit, Babylon
Web3 消费/游戏/NFT 较少关注 OpenSea, Yuga Labs, Dapper Labs, Yield Guild Games, VeeFriends OpenSea, Blur, Magic Eden, friend.tech, Sky Mavis

通过此表,我们可以将第二章中抽象的投资哲学具象化和数据化。例如,“Web3 消费”一栏几乎被 a16z 独占,而“L1/L2 公链”一栏则清晰地展示了 Polychain 的多链生态战略。这张表格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战略地图,揭示了各家机构的资源配置优先级。

3.2 投后赋能与网络效应

在资本日益商品化的今天,真正的差异化竞争体现在投后赋能上。三家机构各自构建了独特的价值创造飞轮。

a16z 的平台飞轮:a16z 为其投资组合提供了一套堪比大型科技公司的全方位支持服务,涵盖法律政策、工程安全、人才招聘、市场推广和内容教育等。其运营的 CSX 加速器也为生态系统源源不断地输送早期项目。这种模式创造了强大的网络效应:被投公司不仅能获得资本,更能接入 a16z 庞大的资源网络,从而加速成长。

Paradigm 的技术飞轮:Paradigm 的核心赋能方式是深度技术参与。其研究合伙人 Dan Robinson 在 Uniswap v3 的设计中扮演了核心角色,直接贡献了关键的创新理念。他们开发的开源工具 Foundry 被超过 90% 的智能合约开发者使用,这不仅为整个生态系统设定了技术标准,也为其投资组合 (如 Optimism 和 Uniswap) 创造了有利的开发环境,并吸引了全球最顶尖的工程师向其靠拢。

Polychain 的治理飞轮:Polychain 的赋能方式更为底层和隐性。通过在 Polkadot 和 Cosmos 等协议的早期阶段投入大量资本,Polychain 获得了可观的代币持有量,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参与链上治理。作为理性的长期巨鲸,他们可以通过投票影响协议的升级和发展方向,从而保护和增值自身的投资。这种积极的“协议管家”角色,是一种深刻的、在协议层面进行的价值创造。

这些投后策略的本质,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构建难以复制的护城河。a16z 正在构建一个商业与叙事护城河,使其成为希望快速规模化的创始人的首选。Paradigm 正在构建一个技术护城河,使其成为最硬核的技术创始人的理想伙伴。而 Polychain 则在构建一个治理与资本护城河,使其成为那些寻求长期、稳定、理性资本支持的协议的首选。它们在生态系统的不同层级上,进行着不同维度的竞争。

第四章:差异化定位与 Alpha 来源

三家机构的独特哲学与生态构建策略,最终都服务于同一个目标:获取超额收益 (Alpha)。然而,它们获取 Alpha 的路径却截然不同。

4.1 Polychain 的独特之处:专注与反思

Polychain 的 Alpha 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对协议纯粹性的坚守与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Polychain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能够穿透应用层的喧嚣,直达协议设计的本质。其在 2022 年成功规避一系列行业灾难,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项目基本设计缺陷 (如 Terra 的死亡螺旋) 和利益冲突 (如 FTX 与 Alameda 的关系) 的深刻洞察。这种能力构成了一种源于底层风险评估的 Alpha。

第二,长期、高信念的持有策略。与许多可能进行波段操作的基金不同,Polychain 的投资哲学明确为“长线持有”。这种策略使其能够完整地捕获协议网络效应在多年周期中积累的价值。其对 Cosmos (通过 Tendermint) 和 Avalanche 等基础公链的早期投资,正是这一策略的成功实践。

4.2 横向对比:三种模式的优劣势

将三者的模式进行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

Polychain Capital

  • 优势:在协议层拥有极深的专业知识,通过精准押注下一代基础协议,有望获得巨大回报;对应用层的炒作周期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 劣势:可能错失消费级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业绩高度依赖于少数几个核心协议的长期成功。

a16z Crypto

  • 优势:无与伦比的规模化能力和市场叙事塑造能力,能够“自我实现预言”;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使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有所表现。
  • 劣势:庞大的基金规模要求单个项目必须实现极高的退出价值才能带来可观回报;平台化运营模式成本高昂;可能因过度追求叙事而投资于缺乏可持续基本面的项目。

Paradigm

  • 优势:在技术圈拥有无上的信誉,能吸引最顶尖的技术创始人;通过直接为协议贡献代码和研究,具备主动创造 Alpha 的能力。
  • 劣势:高度技术集中的投资路径可能回报周期更长;“建设者”模式难以在不稀释人才密度的情况下进行规模化扩张。

第五章:核心案例研究 - Polychain Capital 投资 M0 的深层逻辑

对 Polychain 投资 M0 的分析,是验证其投资哲学的最佳试金石。

5.1 M0 协议解析:可编程稳定币基础设施

当前稳定币市场面临一个核心问题:主流稳定币如 USDT 和 USDC 是中心化的、单一化的产品。开发者对其功能几乎没有控制权,无法进行定制化开发,并且被深度绑定在发行方的生态系统中,这不仅造成了流动性碎片化,也抑制了金融创新。

M0 提供的不是另一款稳定币,而是一个“通用的稳定币平台”或中间件。其核心架构创新在于将储备金管理与可编程性彻底分离。M0 提供了一套基础轨道,允许开发者发行自己的、针对特定应用的稳定币 (称为 $M Extensions)。这些稳定币的功能是完全可定制的——开发者可以自行定义铸造/销毁规则、转账权限、收益分配模型等。同时,所有这些定制化的稳定币都通过一个通用的、无品牌属性的构建块代币 ($M) 共享统一的流动性层。M0 构建的是一个开放、联邦式的发行商网络,而非一个封闭的中央发行机构。

5.2 投资逻辑:M0 如何体现 Polychain 的投资哲学

Polychain 联合领投了 M0 的 4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这一决策完美地体现了其“协议优先”的投资哲学。他们投资的并非一个稳定币“产品”,而是能够催生整个金融产品生态的底层“协议”。

Polychain 合伙人 Josh Rosenthal 的一段评论精准地揭示了其投资逻辑的核心:

M0 的架构为稳定币的发行和集成引入了全新的灵活性……它将稳定币不视为成品,而是视为可编程的构建块。这种从静态工具到可定制金融原语的转变,使得 M0 能够独特地支持从链上协议到金融科技应用的广泛用例。我们相信,这种方法将定义未来价值在开放金融系统中的流动方式。

Rosenthal 的话语中,“可编程的构建块”和“可定制金融原语”是理解 Polychain 投资逻辑的关键。传统风投可能会分析一款新稳定币的市场规模 (TAM),而 Polychain 的分析则深入到了一个更基础的层面。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当前稳定币领域缺失的根本性原语是什么?” 答案是可编程性和互操作性。M0 恰好提供了这一原语。

因此,投资 M0 并非押注单一稳定币的成败,而是押注未来所有定制化稳定币创新的长尾市场。这是一个经典的、对金融基础设施的投资,与 Olaf Carlson-Wee 创立 Polychain 时的初衷——投资于能够“催生新行为”的协议——完全一致。这如同投资一家生产“货币乐高”积木的工厂,而非某一个用乐高拼成的玩具。

5.3 展望:M0 在 Polychain 生态中的潜在角色

Polychain 在 Cosmos 和 Polkadot 等强调互操作性的生态系统中有深厚的布局。M0 作为一种通用的、链无关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层,与其投资组合具有天然的协同潜力。M0 有可能成为 Polychain 其他被投生态 (如某个基于 Cosmos 构建的 DeFi 协议) 中发行稳定币的默认基础设施。

这将创造一个强大的自增强网络效应:Polychain 投资的 DeFi 应用可以使用 M0 发行自己的稳定币,从而受益于统一的流动性和 Polychain 的战略支持,这反过来又会增强 M0 网络的价值,最终使 Polychain 的整体投资组合受益。

结论

通过对 Polychain Capital、a16z Crypto 和 Paradigm 的深入比较分析,本报告揭示了加密风险投资领域三种截然不同的成功范式。它们并非简单的风格差异,而是在一个新兴技术范式中捕获价值的根本性战略分野。

Polychain Capital 是一位坚定的协议纯粹主义者。它通过对加密经济学第一性原理的深刻理解,进行专注、反思和长期的价值投资。其投资 M0 的案例充分证明,Polychain 致力于发掘和支持那些能够成为未来去中心化经济基石的、最底层的金融原语。

a16z Crypto 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生态系统架构师。它利用强大的资本、宏大的叙事和平台化的赋能体系,系统性地推动其“读写拥”愿景的实现,试图在 Web3 时代复制其在 Web2 的辉煌。

Paradigm 是一位严谨的研究驱动的建设者。它通过将顶尖的技术研究和开源贡献深度融合到投资实践中,不仅投资于未来,更亲手构建未来,从而在技术密集型的加密世界中建立了无与伦比的信誉和影响力。

未来,加密行业的格局将由这三种力量的持续博弈所塑造。a16z 将继续通过其平台推动大规模用户采纳和市场叙事的演进;Paradigm 将不断拓展链上技术可能性的边界;而 Polychain,凭借其专注、深刻且反周期的投资哲学,将继续在那些定义未来去中心化经济基础的协议上,做出关键性的、决定性的押注。这三种模式的各自成败,将共同构成衡量加密市场走向成熟的关键指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